房天下 >资讯中心 > 专访 > 正文

保障房项目频频出现入住率低 申请遇冷

——很多保障房小区建设属于凑数量

光明网  作者:何勇海  2015-02-08 22:11

[摘要] 保障房项目频频出现入住率低 申请遇冷

保障房“凑数量”,问责要“没商量”

近日,一些地方保障房项目频频出现入住率低、申请遇冷情况。专家分析认为,为按时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一些地方存在“重建设轻规划、重数量轻质量、重完工轻分配、重建房轻产业配套”的不良倾向,使部分保障房偏离其保障民生初衷。海南省住建厅一位干部就坦承,很多保障房小区建设属于“凑数量”。(2月6日《中华工商时报》)

一边是中低收入群体没房住,期盼早日实现“安居梦”,一边是保障房项目入住率低、申请遇冷,“锁在深闺睡大觉”,使得原本捉襟见肘的保障房建设资金大大浪费,还会耗费大量的行政成本。关键的是,保障房的使用与保障效率太低,还会使得保障房作为“济困房”与“惠民房”的本质属性大打折扣,要知道,保障房承担着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使命。

从前“一房难求”的保障房何以沦为“空房等人”?表面看,房屋质量没保障,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让人难以安心入住;选址偏僻,交通不便,加大了中低收人群体出行成本;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有的连超市、菜市、公交等都找不到,更莫说医院和学校等公共服务。这些,都使保障房的居住价值大大丧失,难怪有百姓戏言:“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城郊一套房。”

从深层看,保障房无论是沦为“劣质房”,还是沦为“荒区房”,多半是因保障房规划建设者并没有把保障房当作“济困房”和“惠民房”,而是当作“政绩房”与“官帽房”,在上级行政指令之下,只追求保障房建设数量达到要求,却不管选址是否科学、配套是否完善、申请人是否满意。总之,保障房是建给上级“看”,而非让人“住”的,保的是官员政绩,而非民众安居。

分配不公平与不透明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保障房空置率。当保障房被有房一族、高收入阶层等觊觎并持有,被公权部门违规销售或挪作他用,就会造成结构性供需不匹配,中低收入群体难以享受,不空置才怪。

要解决保障房空置现象,既要严格监管体系,力破分配不公,还要针对保障房空置建立问责机制,倒逼相关部门在规划保障房时,不再是完成数量任务就万事大吉。尤其要摒弃单纯以保障房开工量、完工量考核地方政府的做法,以解决多少户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作标准,方能杜绝“重量不重质”、“重建设轻分配”等现象,促使保障房建设“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房为本”。

公租房申请条件放宽 本地农村户口可以申请

玉溪"万裕生态城"公租房申请条件放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