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娱乐地产 > 正文

澄江旧城的三国渊源

玉溪日报  作者:顾世丹 实习记者 郭津含  2015-04-07 11:48

澄江旧城的“三国”渊源

顺着台阶前行,李恢祠坐落于青山之间。它似乎正以特有的方式诉说着1700年前的故事,延续着当地的三国渊源。

“关三小姐墓”位于金莲山。据说,南中平定后关三小姐便留在了当地,教人识字、纺织和耕种。她逝世后,当地百姓披麻戴孝哀悼她。

为纪念李恢,当地人在金莲山上的李恢祠中绘制了很多关于他的故事。

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时代,是英雄豪杰们纵横驰骋的猎场和擂台。随着诸侯、豪强的角逐、争斗的加剧,地处边陲的云南也难免战火硝烟的侵扰。

在澄江县的旧城,至今仍流传着很多三国时代的故事和传说。据说,有一位澄江当地人,在《三国演义》、三国故事中还曾经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会是谁呢?近日记者来到旧城,试图从人们口中和这块已经历沧海桑田变迁的土地上寻找有关“三国”的那些事。

墓碑后的联姻策略

旧城位于现今澄江县城的东南,是一个很热闹的村落,窄窄的公路上来往的车辆川流于县城和旧城之间。在村后,便是著名的金莲山,山上有一墓穴,名为“关三小姐墓”。墓碑上赫然刻着:“汉忠臣兴亭侯子李公讳蔚、寿亭侯女关氏三姐之墓”。墓联为:“墓近圣人宫,父女相睽只数武;神游荆襄界,魂魄长恨于千秋。”墓前立有“玉溪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据当地人说:“诸葛亮领兵南征时,起用了一个当地人共同平南。”相传,诸葛亮还亲自做媒,把关羽之女关银屏许配给他的儿子李蔚为妻,关三小姐过世后被安葬于金莲山。后来,人们还在该墓的对面建了庙宇来供奉关羽。人们相信,这样他们父女二人便能相互守望。

据记者了解,在距离该墓不远就有一个叫做“凤凰台”的地方。当地人说,这是关三小姐边梳洗晨妆,边遥思故里的地方。且不论当地关于关三小姐的种种传说是否属实,就单从李蔚与关银屏的婚姻来看,这可不是一对普通男女青年的结合。根据当时的时局,他们的婚姻应是蜀汉与滇国政治结盟的策略和结果。

据相关文献记载,公元219年,荆州失守,关羽被害,关银屏抱着为父报仇、为国雪恨的心情逃到成都,住在刘备身边。此后,诸葛亮做媒,把关银屏许配给李蔚为妻。公元225年,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发动叛乱,诸葛亮领兵征讨南中,并起用了俞元人李蔚之父共同平南。自此,关银屏跟随公公、夫君和哥哥关索一路征战,立下战功。平南后,她便留在了李蔚老家俞元(澄江)。

由此可见,联姻是中国古代王朝建立政治联盟的一种手段,也是治国安邦的一大外交措施。李蔚与关银屏的婚姻关系使得蜀国的达官贵族与滇国大姓家族结成亲戚关系,蜀滇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关系愈发友好,合作更为有力,为诸葛亮平定南中奠定了基础。

那么,李蔚的父亲是谁?他又有怎样的故事被后人所传诵呢?

功勋卓著客异乡

记者翻阅相关的文献记载,都称李蔚的父亲为李恢,也就是“关三小姐”的公公。关于他,文献中这样记载到:“李恢,字德昂,三国蜀汉益州郡俞元县人(即今澄江县)系南中滇国大姓子弟。”

据了解,“南中”是汉晋时期对四川南部、贵州西部和云南的称呼。除李恢的家族外,当时南中这样的家族主要有雍、孟、毛、董等。他们的祖先从内地迁来,经长期的发展,变成了拥有大量财富,拥有家族军队,控制地方政治的霸权家族。李恢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受过好的教育,年轻时即出任益州郡督邮的职务,代表太守督察各县政治司法治安等事务。

那时,他的姑父爨习是建宁县的县令。爨习犯法,李恢受到牵连,按理应当免去职务,但太守董和却因为他们都是本郡根深叶茂的大姓而不予追究。很快,董和按照汉代的察举制度,将李恢作为人才推荐到益州牧刘璋那里。此时,刘璋、刘备正在大战。

然而,李恢并未投靠刘璋,而是径直来到绵竹,投到了刘备帐下。史书说,李恢“知璋之必败,先主必成”,故而选择了刘备。李恢的此举,澄江县文联的阮学才这样评价:“李恢是一个政治人物,他凭借着对政治的敏感度选择了投靠刘备,也体现了他杰出的政治洞察力。”

当刘备占领雒城后,便开始部署对成都发动全面进攻。为确保成功,他派李恢到汉中游说马超归顺刘备,为蜀汉立下大功。击败刘璋后,李恢先后被刘备任命为功曹、书佐、主簿等职务。但好景不长,他被诬陷谋反。刘备查明原委后,不但为他清白,还给予重用,随即调他为“别驾从事”。

据记载,公元221年,庲降都督邓方逝世,刘备遂任命他为庲降都督、交州刺史。至此,李恢成为了蜀汉的重要人物。公元223年刘备去世,蜀越嶲夷王高定、益州郡大姓雍闿等、牂牁太守朱褒叛乱。随后,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开始。

此时的李恢率中路军直指南中的心脏益州郡;诸葛亮率主力直指西昌方向;东路由马忠指挥。李恢率领的中路军出发后,在今滇东北一带陷入敌军包围,后用妙计大破敌军。

南中战争结束后,李恢被封汉兴亭侯,加安汉将军。但蜀军前脚才走,后脚战事又起,李恢再次率军平叛,并驻守南中。公元229年(建兴七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蜀汉朝廷派出使者与孙吴歃血为盟,达成二分天下的盟议。因当时交州归属孙吴,蜀汉朝廷因此解除了李恢交州刺史的职务,调任建宁太守,后迁到汉中居住,并于公元231年逝世于成都。

李恢的业绩十分突出,在《三国志》、《辞海》、《滇志》和《澄江府志》等史料中都有记载。关于他,当地人总能从历史中演变出很多传说故事,而在它们背后,是否还能寻找到那种延续且真切的体会呢?

三国遗迹随处可寻

时值今日,当我们再次踏足这片土地时,除了耳熟能详的故事外,当地人会说:“我们这里有关索岭、关索庙、关索戏、诸葛营(俗称老营庙)、三河湾、跨马村……这些都与李恢,与三国有关。”

关索是关羽的儿子,为平定南中血染疆场,立下了战功。据文献记载,在云、贵、川三省民间早有信仰崇拜关索的传统,多处山峰曾取名关索岭,其上建有关索庙。明清史料中有很多关索桥、关索村等与关索遗迹有关的记载。过去,玉溪、江川都有关索岭,因关索在此驻军而得名。其中,关索的传说以澄江为丰富。

被称为傩戏活化石的关索戏传唱的李恢故事,在阳宗子里一直唱到今天。而关索戏正是一种托戏言志、以人写戏、以戏传史、以史传情的戏曲,在时光的变迁中它已经成为澄江独有的历史文化现象,具有久远而深厚的历史渊源。而关索戏之所以在澄江得以留存传承,或许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当地人对关索的崇拜。如今,每年人们都按期演出关索戏。

据当地老辈人说,近代辆开进县城北门的汽车就是从李恢、李球(胞侄)伯侄的忠孝石坊前驶过。在旧城村村外,曾立有一块历经风雨沧桑的砂石古碑,上刻“汉兴亭侯李恢故里”,村里也曾有一道忠孝石坊,也是为李恢伯侄而立……

在澄江旧城,李恢和多位三国人物的故事,在时代的更迭中,早已融入当地群众的生活当中,并在传说和戏曲中继续传承和演绎着1700多年前这块土地与“三国”的历史渊源。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